第1封信 丨 致全体OKAY家长

贾云海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首先,我很高兴你们选择了OK学习机来帮助孩子升级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OK学习机的发明者,我觉得我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OK学习机到底是什么。

OK学习机,O、K这两个字母,是英文单词“有方向的(Oriented)”和“知识(Knowledge)”这两个词首字母的缩写,字面意思就是“有方向的知识”。OK学习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型学习工具,和以往的书本、网校都不一样,和市面上传统学习机就更不一样了。OK学习机的作用就是按照你需要的方向以适合你的形式为你提供、且只为你提供你该学的知识。

那么为什么说在学习当中,“有方向”这件事情特别重要呢?

我想讲一段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认知历程:

十五年前,我还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在2003年的6月10号,那一届高三的学生刚结束高考,我刚想松口气休息一下,就接到了隔壁学校校长的邀请,说想让我过去帮忙给他们学校高二的学生做一次知识串讲,在放假之前给他们开点小灶。我想好啊,那我就去吧。

几节串讲课上下来,我自己讲得感觉特别特别high,可以用行云流水来形容,知识点分析得很透彻,例题用得也很典型,最后我还意气风发地结合着当年的高考真题,预测了一下下一年的命题趋势。

当时这所学校所有的物理老师都去观摩了我的课,课后交流的时候大家也净是溢美之词,大概就是说,名校名师果然出手不凡什么的。我听得也很受用。

后来我走的时候,校长送我出校门口。他也一路夸我,他说:“您的这节课上得水平太高了,我们学校啊估计老师们也没几个能完全听懂的,学生那就更不用说了!我请你过来啊,就是为了让他们开阔眼界,见识名师的风采,看到和你们名校之间的差距!”

听了这话,一下子傻了眼。我来上课的出发点可不是来炫技的呀!我确实是想让孩子们学到知识的呀!没想到在他们看来,我讲的内容原来和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差距这么远,竟然远到只能远观了。

校长的这段话虽然是恭维,但是对我的震撼就像五雷轰顶,让我真正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作为老师,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我们该给学生什么样的课堂?

我有相当长的时间一直陷在当中,一直在想,如果把这所学校的一个学生放到我们学校,放到我的班上,我还是按照我现在的方式教,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呢?他肯定听不懂啊!一年以后,他就算身处我们这个所谓的名校当中学习,会跟在现在这所学校有多大区别么?肯定没有啊,因为他完全听不懂啊!

最大的可能是由于他完全听不懂,然后自暴自弃,还不如在原来的学校呢!那我们老师、学生、家长为什么还一直困在盲目追求所谓的好学校、好老师、好内容的这个“困局”里面呢?

后来,我花了相当多的精力来重新认真研究“最近发展区这个理论,才总算让自己打破了这个思维困局。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他因为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被誉为“心理学的莫扎特”。那么这个著名的“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什么呢?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一个学生,他现有的学业发展水平,和他通过接受教学之后所能达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这之间的这个差距区域,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再具体一点来解释:如果老师讲得内容太深、太难,远远超出了这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上限,那么学生就会听不懂,学不会,就没办法达到教学之后那个更高的高度;反之,如果老师讲得太简单,比他原有水平还要低,这样的教学也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他就懒得听,不屑于听,也无法进步。

所以你看,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需要一个了解自己水平的老师,一个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的老师。这个老师能够持续给自己比现有能力水平稍高难度和广度的内容,引领着自己不断进步。

而这个过程,与老师自身的水平有多牛教的内容有多精彩并没有直接关系。即使老师再牛,内容讲得再精彩,讲得太难了孩子听不懂只好放弃;太容易了孩子一听就懂、没意思。所以说,再好的老师、再好的内容,如果不适合孩子,很可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跳出了这个困局之后,我开始以更理智的角度看待我的教学和我的学生。

但是越看,我就越觉得可怕:我做了个统计,高中三年,每个孩子光在物理这一个学科就要做3万8000多道题;而这数以万计的题目中,有多少题是他其实不应该做的!有多少题其实他已经会了但还是得在一张一张的试卷上反反复复地练!有多少题其实是他的知识盲区,他根本就不会,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做的!

每个孩子在每个学科的学业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却每天都在以同样的方式学同样的内容,被题海战术轮番轰炸,浪费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又能取得多少进步呢?真是让人细思恐极。

后来,我选择离开学校,接触到课外辅导这个行业。而我看到的情况更是让我触目惊心:数以千万计的孩子走出自己上学的学校,转身就被家长塞进辅导班,上各种同步班、提高班、强化班、冲刺班,辅导班的老师把孩子们在学校已经学过的知识再变种形式重新讲、练、考,家长们也觉得孩子多上几个班没有坏处,花大钱争着给孩子报班。

于是孩子们平时、周末、白天、晚上都在学,不是在学校学,就是在辅导班学,真的是“五加二”、“白加黑”,极其辛苦。可是,孩子们学的是不是自己该学的内容呢?仍然不是啊,我在学校里看到的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决呢?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看,老师要能够精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最有效地引领学生进步。可是现实中,不管是学校还是辅导班的老师,老师一个班里有几十个学生,他哪里有时间去研究他们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呢?哪来的精力去针对他们每一个人备课给他们合适的方向和知识呢?

老师也是人,这不可能做到啊!就算是一对一辅导的老师,他教你的孩子形式上是一对一,但是他在辅导机构不可能只教你一个孩子,本质上对这个老师来说仍然是一对多,他很难有足够的精力记录和分析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轨迹和掌握情况。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为了要打破这个困局,我冥思苦想了好几年。

我在想,如果人做不到,工具能不能做到呢?如果人的精力和时间达不到,技术能不能解决呢?那么,我要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技术呢?如果工具和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每一个孩子就都能够基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来学习,学自己需要的内容、适合自己的内容,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主权了!

为了能够得到一个答案,我一直在摸索。后来,我创立了OKAY智慧教育,也是受这样一份初心的影响。幸运的是,我赶上了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让我得以实现了我的想法。

过去老师做不到的事情,OK学习机可以来做,基于学习数据,来给每个孩子进行画像,充分了解他,然后再通过算法模型给他推送属于他“最近发展区”中的内容,检测他是否掌握,如果掌握了,再逐步递增。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遇到了问题,自己无法攻克,需要老师的帮助,那么OK学习机再把孩子的需求信息给到老师,告诉老师,这位同学学习情况是这样的,具体是在哪里遇到了问题,那么老师就可以很轻松地因材施教了。

同样,OK学习机也会把孩子的情况同步给家长,家长再做决策,比如我的孩子就在“滑动摩擦力”这块知识的学习上出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再让我的孩子通过学习机远程接受老师课外的辅导,这样的做法就会更理性、更有方向性,就不会再盲目乱报辅导班,否则钱花了很多,孩子也受了很多累,但该解决的问题却没解决。

我设计OK学习机,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只做他该做的题,只学他该学的内容,让孩子真正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其实啊,要做这件事情,对于我这么一个当老师出身的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在这一路上也遇到了各种事先预料到和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好在,这五年来,OKAY智慧教育都有惊无险地挺过来了。现在,OK学习机作为新时代的学习工具,它的学习模式和效果已经被充分验证,被全国数十万的孩子所接受了,从而享受工具升级所带来的红利。

我想,工具的升级与进步在每一个时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举个特别形象的例子:

古老的菲律宾人非常擅长格斗,他们的战斗力极其强悍,超出你我的想象;然而呢,1521年,菲律宾麦克顿岛上的土著人,遭遇了由麦哲伦率领的一小队西班牙人,这些西班牙人全副武装,手里拿着火器。

*擅长格斗的古菲律宾人与手拿先进武器的西班牙人对峙

土著们非常惊恐,因为他们发现,哪怕是部落里最强壮的勇士,在小小的火枪面前也会立刻倒下。这太可怕了!于是这些外来者在土著眼中简直像神明一样。可是,没过多久,麦哲伦就死在了当地部族的徒手混战里,而这个时候土著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神”,不是麦哲伦他们这群西班牙人,而是他们手上先进的武器。

如果更进一步回想,你就会发现:公元前3500年,轮子第一次出现在了亚欧大陆上,人类能够到达的范围就被大大扩展了,不同大陆、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才得以建立;公元前3000年,第一艘帆船离开埃及,从尼罗河进入了地中海,大航海时代全球化的趋势才初露端倪;1796年,第一台蒸汽机启动的那个瞬间,漫长的手工业时代才被瓦解,工业文明驱动了整个世界颠覆性的变革……

你会看到,在各个时代、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只要先进工具出现,先进的技术出现,原有的体系必然被彻底打破,而那些率先使用、掌握新工具和新思维的人,会对原有的系统进行重构,这个世界会重新洗牌;那么,那些思维固化的人呢,则必然会落后,从而被淘汰。

所以,现在你拥有了OK学习机,就有了一个更先进的工具。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因为选择一个工具很容易,那么真正的困难是什么呢?真正的困难是同时掌握更先进的思维方式,你不仅要掌握,还要用这种方式去影响孩子,这才能够造就孩子的核心竞争力。

我多年的教育行业从业经验告诉我,孩子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不是你给他一本好书、一个好老师、一个先进的工具就万事大吉了的。这个误区也是90%以上的家长常犯的,孩子的成绩不与家长的投入成正比,后面我会专门给大家写一封信,来与大家一起解读李嘉图定律,帮助大家解决这一困惑。

我们的孩子不是孤立存在这个社会上,他生活在同学、老师、家长共同影响的系统中,他的进步和成功都不是某一个单个要素在独立起作用。就像我原来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我当班主任,我就要影响本班老师形成共识开家长会推动家长形成共识,才能让同学们受益;我当校长,要影响全校老师达成共识,还要不断地通过学校与家长达成共识,这样才能有一个很好的结果。

同理,现在,我同样需要和使用OK学习机的家长们达成共识,才能和家长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赢得未来竞争,而不仅仅是使用一个学习工具。

所以,我会坚持通过OKAY+给各位OKAY的家长们写信,通过我的信以及你们大家的回信,建立一个和大家互相交流、达成共识的平台。我想带着大家以全新的角度,基于底层逻辑,逐一突破那些让你们作为家长最焦虑的思维困局,比如该如何择校如何报辅导班要不要出国等等等等。

就像“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当年帮助作为一个普通老师的我,突破了困局,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自己的学习者主权”的教育理念,我给各位写信的核心目的,就是想让OKAY的家长们在获得一个全新认知的同时,而且还要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阻力或者困惑,你还可以给我回信,我和我的团队会为你答疑解惑。

让我们以新的一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共同去用技术改变教育,帮助每一个孩子获得自己的学习者主权,从而赢得未来。与你共勉。

2019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