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快去添加商品吧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OKAY来信》已经更新了很多期了,很多家长们在回信当中也给我带来很多很多有益的反馈。在今天这封《答OKAY家长问》中,我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封,和各位一起探讨,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孩子的教育和学习。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家长们在回信当中带来了哪些信息。
一位来自河北的初二学生的家长这么说:
“贾老师,您好!作为家长,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所以要向优秀的人看齐啊。那些拥有‘牛娃简历’的孩子确实很优秀,即便自己孩子达不到牛娃的标准,起码向牛娃们看齐,也算是定了一个小目标吧,万一实现了呢?如果按您的来信说,自家孩子和牛娃们擅长的领域不同,按牛娃的方向去努力可能是徒劳的。那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帮助孩子确认自身擅长的领域呢?”
我们还有一位来自山西的高三的家长,他是这么说的:
“孩子今年高三了,眼看着马上就高考了,他们班上好多学生都买了学霸笔记,我也想着给孩子买一套,反正花不了几个钱。但是你在之前的来信当中可就让我非常困惑了。因为你提到,学霸笔记对于其他的孩子不见得起作用,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那么这个时候不买吧,怕别的孩子用了真的有效,那就麻烦了;买了吧,确实像您说的,好像也有道理,所以我现在可就纠结了,我到底给不给孩子买这学霸笔记呢?”
另一位来自天津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家长,他是这样说的:
“贾老师,像我家孩子,我给他报了几个特长班,说不定以后啊,孩子指望不上学习,还能有一技之长谋生。马上就要面临小升初了,孩子学业也比较重,但报了特长班他也不好好学,也不清楚他到底感不感兴趣,家长耗时间、耗财力,结果孩子呢,还是这种消极的态度,真是让人头大呀。”
听完了这三封信,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长们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智能倾向,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套用别人同样的方法来复制别人的成功。说到孩子的智能倾向这个话题,我在之前的来信中,简单提到过多元智能理论,我觉得对于家长解决以上的这几类困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指导。
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说,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每个人身上都具备八大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但是每个人呈现出来的智能组合和优势智能倾向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每个个体的差异也就产生了。
举例来说:从事建筑师、画家这类职业的人,他们的空间智能相对比较强;舞蹈家、体育运动员,他们的身体运动智能就相对比较强;教育家、政治家、推销员,则会展现较强的人际智能。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智能放在学习上来说,每一种智能倾向适合的学习方式当然也都不一样了。
就拿孩子记单词这件事来说吧,每个孩子的记忆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孩子会把单词放在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当中记忆;有的孩子就会把单词拆成词缀和词根,或者拆成他认识的单词,比如“grandmother”就可以拆解为“grand”和“mother”;有的孩子呢,通过分类记忆法去记一个类型的单词,比如说,形容词多以“ing、ed”结尾等一些小技巧。所以,每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学习智能倾向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真正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
那我们在理解了多元智能理论之后,再来思考刚才开头提出的一些问题。
不论是想要向牛娃看齐,还是购买学霸笔记、报很多特长班,作为家长,我们很难对那些所谓的“牛娃、学霸”的智能倾向作出准确判断,同样对自己孩子的优势智能也不能确定,对两个都不能确定的事情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匹配。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的运动智能突出,我们却要求他在几何学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相对来讲就会比较困难;若一个人在音乐智能上优势非常明显,我们却要求他写出一流的文章,成为一个杰出的作家,显然也不是那么相对科学的。
我们既然不能要求一棵杨树长成柳树,不能要求一棵松树长成柏树,为什么非得要求一个善于交际的孩子,要成为深刻思考的哲学家,要求一个擅长情感表达的作者,在化学试卷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呢?
所以,家长们需要在多元智能的指导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智能倾向,从而在未来的人生规划中,找到适合孩子自身的定位。
美国职业生涯学会发布过这么一项统计结果,对于求职者来说,80%的职业生涯困惑和工作本身没有关系,而是因为我们找不到自我。换句话说,如果求职者对自身的智能倾向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未来成长也就少不了困惑。所以呢,从培养孩子的长远规划来看,认识自己是认识世界的前提。
再进一步来看,当客观认识到孩子的智能倾向之后,对于他多个智能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因为家长和老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优势智能后,可以引导孩子把自己在优势智能领域表现出来的状态,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弥补和发展,以便形成强弱互补,协调发展。
深入了解了多元智能之后,我们会发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只能对一部分学生有效,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智能倾向。每个孩子都需要差别化对待,不论是学习方式还是学习内容。其实,这也是我期望OK学习机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的主要问题。
可以这样说,现在我们已经有几十万的孩子,每天都在使用OK学习机,我们通过后台给每个孩子推送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已经完全可以实现了。
它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
在OK学习机里,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用户画像,包括他的学习习惯、适合的学习方式、所在的知识层级等。所以,当孩子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呢,就可以根据用户画像来推送适合他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当中也会通过数据,实时地记录下来。
当数据样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有其他的孩子,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云脑就会通过标签进行智能匹配,根据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智能倾向,选择适合他的学习方案,以最为高效、最为精准的方式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以上是我针对OKAY的家长们在回信里集中反馈的问题作出的回答,如果你还有具体的疑问,欢迎继续回信交流,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为你答疑解惑。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