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封信 | 如何科学地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

贾云海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最近,刚刚结束高考的孩子和家长正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报志愿。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来说,志愿是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件关乎未来发展的大事,家长也极其重视。为人父母,考虑的自然也就更多。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和孩子自身有关的信息,我们还需要考虑多个外部信息,诸如学校、专业、环境等。因此,想要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确定一所心仪的大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降低志愿出错的风险,这个时候的家长,很容易会根据别人的“成功经验”来进行判断。但是,在之前的来信中,我多次跟大家强调过,“成功经验”很有可能会让孩子变成未来时代的“过剩人才”。因此,在这封来信当中,我希望家长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能够打破思维困局,以更加理性、智慧的视角看待孩子报志愿的问题。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巴拉巴西研究了许多成功人士,并且在数据支持下,进行了全面的深度分析,找出了一些有关成功的规律,被称为“成功公式”。其中,有一条定律说“当一项业务表现可测量时,由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当业务表现不可测量时,则是由网络驱动成功。”

孩子的高考成绩,就是一项典型的可测量的业务表现。孩子的成绩越好,他的选择空间会更大,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考量和权衡。所以,如果孩子的成绩有绝对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为孩子选择更高层次的学校。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物尽其用”。

但是,在孩子成绩确定后,其分数对应的往往是某一类学校。这类学校可能有几十所甚至上百所,面对这么多选择,家长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呢?

其实这个时候,巴拉巴西的成功公式,就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数之外,我们同样要重视“网络环境”这个因素。因为在不可测量的业务表现中,环境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设想一下,孩子毕业以后,他的业务表现是可测量的吗?并不是那么好测量吧!高中毕业时,我们通过分数可以清楚看到孩子学习上的业务表现,但是大学毕业之后,可没有这么一项清楚的业务表现指标,那么,他所处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接着,我们在思考志愿填报这个事情时,就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头绪了。

举个例子,假设,根据孩子目前的成绩,有两个学校可以选择:一个是985、211的兰州大学;另外一个是普通省重点的深圳大学。面对这两所大学,孩子应该如何选择呢?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分析一下这两所大学所处的城市环境。

如果孩子未来想从事互联网、高科技的行业,毕业后想去腾讯、华为之类的名企上班,那么,当然是选择深圳大学更好。虽然深圳大学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其所处的城市——深圳,却是经济总量亚洲前五的城市,这里聚集着包括腾讯、华为在内的一批国内、国际顶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深圳大学向腾讯、华为输送的人才,比985、211大学还要多。

但是,孩子如果想往与核科学技术相关的方向发展,那么,深圳肯定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了。因为相比较深圳,甘肃有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里是大型的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也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如果孩子未来想在与核科学相关的技术方向发展,那么,选择兰州大学当然就离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最优秀的科研人才更近,未来也有更多实习和就业的机会。

同样,你如果想要学考古、历史,就一定要选择西安这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所以,在对比同类学校时,学校所在城市的环境差异,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在学校类别的选择上。

我建议,如果你偏爱文科,就不要选择以理科闻名的学校中的文科专业,同样的,如果你偏爱理科,也是一样的道理。即使面对的是一所名校,也要坚持自己的方向,充分利用每个学校强势专业的主场优势。

有经济学家统计,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如果把主场优势换算成数据,相当于三分之二个进球,同样,在大学里,特色专业的主场优势也非常明显。在大学中,每所学校都会有不同的强势学科,那么学校的整体氛围和培养重点,也一定是围绕强势学科展开的。因此,不论是师资力量、科研经费,还是实习机会和人脉氛围,学校的强势学科,都具有天然的“主场优势”。对于“主场优势”的专业,学校会提供相对更多的资源上的便利。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对孩子来说更有利。

最后,孩子挑什么样的专业,也是家长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我们都知道,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除了选大学,学什么专业也非常重要。我认为,这个标准首先基于你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是否真心想学。也就是说,孩子的专业选择一定要基于自己的智能倾向。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功利化的倾向,不要盲目追逐一些热门专业。因为热门专业往往是当下看起来非常具有优势,所以大多数人才会这么选择。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在毕业以后形成“红海竞争”,如果这片红海不是孩子擅长的的方向,那孩子很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但是如果这个热门专业是孩子喜欢、并且擅长的方向,即使面对红海,他也会比其他人具备更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会塑造孩子自身的垄断性。

但是这个时候,有些家长可能会问:如果孩子喜欢的专业,是非常冷门的专业,作为家长,还该不该支持孩子呢?

其实啊,如果你读了我过往的来信,了解了“李嘉图定律”,你就明白,人才之于社会的价值,是由其能力的垄断性和稀缺性来决定的。如果孩子的智能倾向在一些冷门的专业上,反而有更大的可能去形成孩子自身的竞争优势。所以,作为家长,不要盲目地规避“冷门”专业,因为冷门专业,可能会让孩子更容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取得稀缺性优势,获得头部势差。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在孩子的成绩具有足够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选择更高层次的学校,因为名校提供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资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向成功。而在成绩固定的情况下,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需要家长们结合孩子的智能倾向,来综合考虑:其一,同等学校中,要优先考虑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因为适合的环境,能够给孩子带来眼界、人脉、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加成;其二、同等城市中,要考虑学校的具体类别,因为拥有主场优势的环境,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资源上的便利;另外,作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智能倾向,不要盲目跟风“热门”,也不要惧怕“冷门”,要帮助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自身的稀缺性或者垄断性。

以上,就是我针对孩子报志愿的问题,做出的回答。在此过程中你有任何疑问,欢迎给我回信,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为你答疑解惑。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