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家长问 | “孩子真的需要海量的学习资源吗?”

贾云海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在第2封来信中,我提出了,如果想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找到一个新的维度作为着力点来打破思维困局,并且给各位OKAY的家长们提供了“工具思维”这个思考的角度。今天在这封信中,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和大家重新审视“工具”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一下,各位家长关于“工具”这个话题的回信。

有一位来自广东初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他说:

贾老师,你好,就像你所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很容易随大流,而且很想让孩子用一些比较好的学习工具。但是呢,形形色色的工具,我们已经看花了眼,难道要让孩子不停地试错吗?你认为,对于孩子学习来讲,什么样的工具才是一个有价值的工具呢?

有一位来自河南洛阳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他说:

贾老师,你好 ,现在小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父母啊,有时候想帮孩子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工具思维是一个很好解决学习问题的角度,但是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我是不是应该再给孩子买一些网络课程来让孩子来补充学习内容呢?

感谢各位家长的回信。这两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再从“工具”这个角度开始说起。

在之前的来信中,我提出了“工具思维是打破思维困局的一种高阶方法”,想要做好一件事,找到一个好的工具极其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指南针还没有被发明以前,轮船在海上航行主要依靠的是船长的经验,白天看着太阳的方位,晚间看北极星。但是一遇到下雨天,就很难辨识方向和位置。因此,航海的范围也十分有限。

一直到指南针被发明,人类航海的范围才不断扩展。也正是指南针这个小小的工具,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才能在海外开辟一个又一个的贸易市场,近代世界逐渐连成一体。

同样,人类最早期的发明,比如轮子、帆船等等等等,都和工具有关。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都是由于新工具的发明才逐渐拉开序幕。

所以,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今天我们要提醒你的是,必须要警惕工具带来的另外一个负面作用,那就是工具反制。

我们来看一个极其残酷的例子。

二战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防御工事,叫马奇诺防线。它是怎么来的呢?

这还是得从一战说起。一战时,德法交战,法国奉行全面进攻策略,因为和德国军队实力悬殊太大,结果每一次进攻都损失惨重。后来法国转换策略,由对抗战转为防御战,虽然法国的实力不及德国,但是由于法国是战争的主阵地,依靠长时间的对抗消耗,最终还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一战过后,为防止德国反击,法军一致认为,应当效仿一战中的成功经验,依托要塞工事打防御战,先消耗再反击,因此,法国耗资50亿法郎,修建了马奇诺防线,作为二战中重要的军事防御工具。

二战开始后,马奇诺防线确实给德军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但是很快,德军就发现马奇诺防线的致命弱点。仅仅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尔登山脉,绕过了马奇诺防线,深入法境。当德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突然出现在法国境内时,法国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法军的抵抗意志也迅速被瓦解。

 

 

 

*马奇诺防线由大约5800个类似的防御工事组成

你看,在一场防御战争,防御工事算是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防御工具”,更何况是马奇诺这样宏伟的防御体系,但是,当法国把所有的赌注压在“马奇诺防线”这样的防御工事上时,就意味着放弃了选择其他策略的可能。原有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为制约成功的绊脚石。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工具反制案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汽车刚被发明出来的时候,对原有的交通方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安抚民心,英国议会曾经出台过一部《机动车法案》。法案中明确规定:每一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来驾驶,其中一个人必须在车前面50米以外做引导,还要用红旗不停地摇动为机动车开道,并且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4英里(大概是每小时6.4公里)。现在看来,这样的规定简直是无法理解,但是在当时这样的法案存在了30年的时间,而英国也就因此错过当年成为汽车大国的机会。

 

所以,你看,就连法律法规这种维护社会治安,经过严密论证,讨论过的工具,如果选择发生错误,不仅会丧失工具自身的优势,甚至会反制于使用工具的人。

那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选择工具,来规避错误工具的反制呢?

著名心理学家盖瑞·马库斯给了一个有效的选择方式,就是“虚拟思维”。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我们需要仔细推敲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未来一段时间还有可能会发生什么,而不仅仅关心当前的态势。也就是说,在我们做选择之前,我们必须具备一种“虚拟思维”,来自己想明白,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呢,把所有的资源都聚焦在未来不变的事物上。

举个例子来说,其实啊,谷歌在互联网领域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把所有的资源,都聚焦在“智能化”的方向上。曾经当所有人都认为“搜索”工具已经被雅虎等公司做透了的时候,谷歌意识到,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搜索”只是互联网非常“早期的”形态。作为一个搜索引擎,不仅仅只应该是帮助用户寻找网站,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最为正确的信息。所以你看,谷歌正是找到了搜索引擎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在互联网的发展的早期异军突起。

所以,我们前面提到的马奇诺防线、红旗法案也是一样。防御工事原本可以成为攻守交叉作战的重要助力,法律制度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如果把资源聚集在了错误的方向上,在面对选择时,你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决策。

具备了这样的思维啊,我们反过来反思我们家长在回信当中,提出的教育问题:孩子真的需要一个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的工具吗?

其实在2009年,互联网教育起步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们对于学习资源的迫切需求,起初,我们希望能够建设一个大而全的资源平台。与很多的题库、资源库一样,期望以数量满足孩子们对于学习内容的需求。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一个承载了几千万优质教学资源的内容平台基本成形。我们的产品团队信心满满,认为我们平台上的内容足够优质、数量足够多,满足几乎所有孩子的所有需求。

但是呢,一段时间以后啊,现实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乐观。虽然平台上有成千上万的资源,但孩子们仍然感觉到并没有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事与愿违的现象呢?

是因为我们的资源不够优质吗?可是,资源库当中的所有资源都来自于一线的优秀的老师和专家团队;是我们资源的数量不够吗?平台上所有的孩子使用过的资源数量,连资源库的10%都不到啊。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随着调研团队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课堂上薄弱的知识点,没有被及时地解决,下课以后是孩子找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场景。但是,当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所谓的“优质学习内容”填充时,孩子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课下再重新学一遍,对于已经繁重的学习任务,无疑是雪上加霜。信息化成为题海战术的助推工具,看似更加方便,却无法发挥这一工具的真正价值。

由此啊,我和我的团队,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孩子们需要的根本不是资源,而是真正能够为孩子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符合孩子需求的学习内容,是能够解决孩子问题的那一道题。

这个结论出来以后,我认为,我们必须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上。

如果一个孩子在这个知识点的内容都已经掌握了,那么这个知识点下的任何好的课程、好的视频、好的习题,都和他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一个知识点,孩子没有掌握,那么这个知识点是由谁产生的?用在什么场景下?是否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呢?等一系列标签,都和这个孩子是强相关的。

当我们在后台检测到一个内容,是由老师根据学生的需求,专门设计出来的,满足学生在某个场景下的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这样的优质内容就会被流转出来,并且匹配给有同样需求的其他孩子。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只需要接受OK魔镜推送给他的内容,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而这也是我认为,一个学习工具能够提供给孩子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以上是我对家长们给孩子在学习工具的选择上的一些解答,希望OKAY的家长们在运用工具思维解决遇到的问题时,能够静下心来,反问自己一句:“这样的工具是孩子需要的吗?真正给孩子带来价值的工具是这样的吗?是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是否对孩子的未来有重大的帮助。如果是,就值得我们all in一切资源,支持孩子去使用这样的资源”。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继续回信交流。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