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快去添加商品吧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在教育过程中,相信各位家长已经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那就是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孩子们对各类电子产品爱不释手,但家长们却如临大敌,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很害怕电子产品影响孩子的学习。现实当中,我相信,肯定有不少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影响了学习,而没收过孩子的手机、pad等等。那么,当我们听到,电子产品要进课堂了,那肯定更是如临大敌了。
我们先来看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电子产品要进课堂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请家长想一下,在互联网技术早期,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买很多电子词典呢?毫无疑问,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个设备可以装更多的资料,并且方便携带,我们的资源会被无限的放大,而这个设备呢,增强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广度。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拉长,从人类和知识的交互来看,你会发现,教育其实有这么几个时代。农耕时期,我们把它叫做教育1.0时代,知识来源于前人的经验,依赖的是口耳相传的方式,比如说孔子的私塾教学,并给学生答惑解疑。到了工业化时代,我们认为,教育进入了2.0时代,教育开启了以书籍和知识为中心,由教授者,也就是老师,向学习者,也就是学生,单向传输的模式,并有了班级授课制了。接下来呢,我们认为,教育进入了3.0时代,知识得以通过电子化的形式储存和流转,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化内容可以快速的突破时空限制,一个G内存的电子阅读器可以存下1000本图书内容。
你有没有发现,新技术出现了,我们与知识交互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口耳相传、到书本、再到电子化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来承载知识和智慧的外设,也在不断的变化。可以说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不断强化智慧外设的过程。
今天,大家也知道,人工智能可以说改变,或正在改变一切。我们的出行、购物,各行各业,都在基于这项技术实现变革,教育作为社会这个系统当中的一部分,肯定也要实现变革,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趋势。教育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教育4.0时代到来了。
那么,相应的,电子产品作为今天智慧的外设,当然也是无法拒绝的,这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发展趋势的,进课堂也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需要借助这种外设,实现精准的内容流转,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而且,这个尝试,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早在2000年,法国就已经将电子产品作为辅助孩子学习的工具引入了课堂。随后,芬兰、瑞士、韩国等国家,纷纷将电子产品进课堂列为国家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项目。
那么,当我们担心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其实担心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放着不谈,我们先看一个原始人的例子。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人类就有一项特别厉害的能力,当我们专心致志生火的时候,如果后面有一只老虎,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我们可以立刻警觉,转而去应对它。这可是一项非常厉害的生存技能,能让我们在危机四伏中,生存下来。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项能力,和我们外源性注意力系统密不可分。那什么是外源性注意力系统呢?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信息注意机制,当其他环境信息,像是声音、光线、刺激我们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会立马被分散,转而在新的目标上,进行信息的处理。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就会无意识的被电视画面吸引,这就是外源性注意力系统在起作用。
不过,我们的注意力不能一直转移呀,在我们需要完成一个项目,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必须要专注的。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是另一种注意力系统在起主导作用,那就是内源性注意力。内源性注意力是自上而下的,需要大脑有意识的去控制注意力,专注于当前的事情上。
对于课堂来说,老师要求学生坐端正、注意看黑板,这都是要求孩子把注意力聚焦在老师要教的内容上,课堂是需要调动我们内源性注意力系统的地方。
这时候,电子产品与课堂的矛盾就出现了。毕竟,就连很多成人,在面对电子产品时,我们的内源性注意力系统都会拜下阵来,明明正在专注工作,只要手机响一下,外源性注意力系统就会启动。当我们拿起手机,这时候,手机里面丰富的游戏、社交等各种内容,又会调动我们的内源性注意力系统,让我们一直专注与此,转而忘了工作。电子产品是善用两种注意力系统的高手。
那么,在课堂这个极其需要调动内源性注意力系统的地方,电子产品可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它会让孩子时刻分散注意力,转而去关注电子产品里面的内容。
所以,家长、老师们担心的其实是不无道理的,课堂作为重要的学习场景,肯定应该以保护孩子专注力为第一要义。
可是,在教育变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确实需要电子产品这类的智慧外设,但是课堂,也必须要保护孩子的专注,我们该如何找到一个更加优化的方案呢?
首先,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它是时代进步的成果,电子产品肯定是可以给孩子买的。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到底什么样的电子产品可以买呢?什么样的电子产品可以进校园呢?什么样的电子产品在课堂上,能够扬长避短,让孩子专注于老师所讲的内容,让老师有效的向孩子传递内容呢?
首先,它应该和教育场景深度结合,专为孩子的学习而定制,里面的外源性刺激机制,应该是服务于上课、学习这个流程的。课堂上,当需要对孩子的外源性注意力进行强化或引导的时候,随时把孩子的注意力调用在应该学习的地方。而当孩子已经调用内源性注意力,专注学习时,应该停止一切外源性的信息刺激,屏蔽一切娱乐社交化因素,不应该让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就像手机,是为了我们的生活和娱乐而定制。那么,学习类电子产品,必须是结合教育规律,专为学习而定制的,我们绝不能把很多不同类别的电子产品,随意地沿用在教育上,因为他们设计的底层逻辑是不一致的。为什么让孩子拿手机进行学习往往会不见效?就是因为手机里的信息,会不断的刺激人的外源性注意力,孩子就注意力在不断的被转移,极其破碎,学习时间肯定是无效的了。
以上,就是我在这封信中想要和你讨论的关于“电子产品进课堂”的问题。希望OKAY的家长们,能更好的理解手中的OK学习机,并且在选用电子类产品辅助学习时,注意到其内源性注意力、外源性注意力的调用机制。欢迎给我继续回信,我和我的团队将为你答疑解惑。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