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快去添加商品吧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很多人都说啊,孩子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付出心力的竞争,我们看到,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们除了上班工作,还会花大把的时间,陪着孩子起早贪黑地学习,甚至连假期也不会放松。这样紧凑的学习节奏,不仅让家长觉得累,孩子也会觉得非常疲惫。可让人无奈的是,即便孩子和家长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结果并不能够尽如人意。
当然,在我看来,家长们给孩子安排长时间、高强度学习的良苦用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家长们无非是怕孩子停下来就会落后。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明明已经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呢?
其实啊,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于大脑的运作机制有一定的了解。在人脑中,有两种非常重要的神经网络,而孩子的学习,就是和这两种网络强相关的。
其中一种网络叫“执行网络”。
所谓“执行网络”,就是指大脑接受一项任务后,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被激活的特定的脑区。执行网络被激活后,人就会迅速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解决这项任务。
比如说。孩子在上课前,一直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中。当上课铃响起,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数学题时,孩子就会调动自己的全部注意力,投入到数学题的计算当中。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孩子的大脑会调取和这道题目相关的特定的功能模块,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认知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就是孩子的“执行网络”在工作。
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执行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它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更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然而,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并不仅仅是执行网络,还有一种网络,同样十分重要。
另外一种网络,叫做“默认网络”。
那么,什么叫“默认网络”呢?它是指,当其他任务完成时,大脑会默认打开的网络。研究发现,当人停止某项任务后,有一系列脑区,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下会更加活跃。
比如,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人在睡觉时,大脑会处于休眠的状态中,这时候,大脑是不工作的。但是,研究表明,人在熟睡时,大脑会进入一个叫“快速眼动睡眠期”的阶段。人在这个状态下,虽然身体没有工作,没有预设目标,但大脑却并没有停止工作,反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细幻想。
很多学者都针对这类现象做过调查: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针对有一定造诣的科学家群体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0%的人承认,自己从梦境中得到过启示;日内瓦大学的一位教授,也曾经调查过61位数学家,其中51位都表示,梦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些研究似乎能让我们联想到一些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凯库勒是在做梦的时候,梦见了一条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这才发现了苯环结构;而门捷列夫,则是在梦中看到了井然有序排列着的各种元素,所以才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值得考究,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的确可以通过默认网络,从睡梦中得到过一些灵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是因为,在这个阶段中,大脑会处于一种创造力非常高的状态,虽然没有预设的工作目标,但大脑却并没有停止思考,反而会产生各种精细的幻想,可以把我们平时认为毫不相关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获得一些意料之外的灵感。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超预期、超水平的突破,往往是在发呆、空想、走神等等不预设目标的状态中完成的。
不仅如此,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中提到,默认网络激活的程度最高的人,比激活程度最低的人,完成任务的速度至少要快10%。也就是说,当激活程度高的人和激活程度低的人下一盘棋得时候,总能做到比对方快10%。所以,合理调用默认网络,会让你的大脑变得更灵活,这种灵活,能够帮你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们往往会觉得,对于学习来说“专心”更重要,于是就会过于重视“执行网络”,从而忽略了“默认网络”。而我今天想要和大家强调的就是,“默认网络”其实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只有让孩子适当的放松下来,充分调用大脑中的默认网络,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加灵活的思考问题,从而得到更多不一样的启发。
现在,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上。
当孩子已经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可成绩依旧不理想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家长们不妨让孩子们适当的放松下来,在这段时间内,不必给孩子预设目标,让孩子充分调动他的默认网络。也许在你没有注意的情况下,默认网络会调取孩子大脑中某些很久之前学过,但暂时忘了的内容;或者会调取某些和学习无关,但能够给孩子启发的内容。当这些看似与实际目标毫不相关的内容,与孩子大脑后台里的那个没有解决的任务、相连接时,或许就会有新的认知飞跃。
这时候,家长可能又会担心了,别人的孩子都在奔跑,我哪敢让孩子停下来啊。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和各位家长分析一组真实的数据。
孩子们上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多少呢?
我在OKAY+的后台看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总共有八千七百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除以九门学科,再除以这么多的年级,每个学科、每个年级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极其有限。我们不否认,学习这些知识点,是需要反复强化训练的。但我们让孩子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孩子的未来竞争力。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并不能仅仅依靠重复和强化,是需要“默认网络”和“执行网络”互相配合,才能够让大脑更加地灵活。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当作是一场长跑,那么孩子在长跑的过程中已经非常疲惫了,想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就一定会比别人更晚到达终点吗?可能结果并不是这样,因为在孩子休息的这段时间,虽然暂时放下了目标,停下了奔跑,但他的大脑依旧是在工作中的。这个时候,他大脑中的默认网络,可能就会帮助他修正长跑的姿势、提炼长跑技巧,甚至能发现一些更高维度的竞争方式来帮助他比赛,比如说借助外力的工具等等。
所以啊,关注孩子的“默认网络”,不过分预设目标,让孩子在压力适中的环境里,锻炼自由、灵活的思考方式,就是我给各位家长的建议。当孩子能够合理运用两种神经网络带来的优势时,也许就会在学习上有质的飞跃。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探讨的,有关“默认网络”的问题。希望OKAY的家长们都能够给孩子的学习留一点空间,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大脑留一点空间,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改变。在此过程中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给我回信,我和我的团队将为你答疑解惑。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