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封信 | 90%家长会进入的教育误区,管得好等于成绩好

贾云海

OKAY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最近《小欢喜》这部电视剧,在我的朋友圈刷了屏,电视剧里三个家庭的教育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尤其是乔英子妈妈宋倩的教育方式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网络上也流传着两段特别火的视频:

一段讲述的是母亲宋倩与女儿乔英子的争吵;

另一段则是女儿乔英子因受不了母亲宋倩的“为她好”,濒临崩溃准备跳海的戏码。

 

一面是家长的“事无巨细”、“苦口婆心”,另外一面是孩子的“不领情”“想逃离”,这样的桥段,我想家长们应该也是非常的熟悉。

 

 

01

 

最近,一位山东威海的家长给我来信,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况,家长说:

“假期的时候,孩子作业也不多,就给孩子报了几个辅导班,想让孩子趁着暑假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多复习复习功课,想着说,对孩子学习总是有好处的。

本想着开学会有个很好的结果,但是,开学第一周测试,成绩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开学一周了,本来应该更努力,但是怎么催,孩子都没有反应。逼急了还离家出走,一整天都没回来,我在家可是担惊受怕,也很崩溃。”

 

听说了这个事儿,我也很着急。就赶紧安排规划师,和孩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安抚安抚孩子的情绪,也和家长做了沟通,这事儿才慢慢平息下来。

 

这个事情,也是我想和家长一起探讨的话题。

 

家长的心态,我非常理解。

在我们看来,孩子还小,对于各种事儿的理解和认知,肯定是不全面、不长远的。

家长们认为学习很重要,是因为看到了更长远的东西,比如只有好好学习,你将来才能有一份好的工作,才能有更大的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向去发展。

但是,这些长远的大事,对孩子来说,远远没有门口的一只猫更有意义。

 

所以,这样的认知差异,就造成了,家长想把自己知道的、看到的、孩子没有做到的,一股脑儿全部让孩子接受;而孩子,他看到的世界是和大人完全不一样的,家长的爱,自然也就无法消受了。

 

但是,孩子真的需要这样的爱吗?

如果家长事无巨细的,把所有自己走过的弯路,都告诉孩子,孩子就可以完美避开成长中的各种坑吗?

 

 

02

 

当然不是。

我举个类似的例子。

假如,一个公司,每年接收到10%的客户投诉,如果我们能够提前找到这10%的人,阻止他们投诉,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司的客户投诉率降到0了吗?

 

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因为客户的投诉是一个系统网络的产物。一个公司的运营模式保持在一定的状态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问题。如果只是找到了提出问题的人,但是这个系统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会产生客户的投诉。

 

很多事情,同样都是这样。

比如新生婴儿的数量,从2014年开始,美国的生育率都以2%的速度平稳下跌。这个数字非常的稳定,只要社会的福利保障政策不变,人们的生育观念不变,每年的生育率不出意外不会发生任何偏差。

如果整个生育的系统不发生变化,单纯地鼓励生育,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说,当一件随机的事件重复发生的时候,改变任何具体的行为,都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03

 

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开始提到的问题。

 

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在和孩子相处过程当中,家长的建议仅仅是纠正孩子某些具体的行为,那这些建议就是无效的,因为具体行为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同样,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成绩,真的让孩子多学5分钟,就会超过别人吗?孩子如果少做一本练习册,就一定会被别人赶超吗?

 

这个时候的结论就已经非常清楚了。

如果孩子的学习方式不改变,每天让孩子沉浸在书山题海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效果来说,就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孩子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认知方式就决定了孩子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会保持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不会有大的改变和提升。

 

这个结论,可能会让你非常的焦虑,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现状不满意,难道就完全不能改变了吗?

当然不是这样。

我们当然有机会改变孩子未来的人生。

 

而唯一的方式就是——升级认知

只有升级认知,才能从原有的方式当中跳脱出来,调整系统的发展方向,才能够真正改变事物未来的发展路径。

 

那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如果,你想要让孩子的成绩得到大的提升,你要做的,不是事无巨细的“纠错”,而是要改变孩子的学习系统,让孩子从传统的拼书山、战题海的方式当中跳脱出来,选择最适合的发展路径,用更高维的方式赢得当下以及未来的竞争。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儿。如果你身边的家长也有同样的问题,欢迎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也许能够帮到他。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

 

2019年6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