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封信丨为什么孩子从事热门行业的风险越来越高?

贾云海

OK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进入九月份,新的学年又开始了。很多高二的学生都开始选科了。其实在新的高考模式下,比起之前的文理分科,已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度。

但是,既然有选择,就有倾向性,我看了很多关于选课的文章,都建议家长,还是给孩子选择物理。

因为当前社会上的热门专业,比如说编程,特别是一流大学的编程专业,在报志愿时,都对物理成绩有一定的要求。

在这些文章的评论区,甚至有不少家长都提到,虽然孩子的物理成绩不是太好,但是还是想让孩子选择物理。

其实,家长们的心态很简单,并不是要逼着孩子在自己不擅长的方向上拼出一条路,而是因为这和就业时的热门行业所挂钩,家长们也不要求孩子将来能够大富大贵,但至少得保本,以后能在热门行业混口饭吃,也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你看,家长们的心思是好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让他跟着热门行业来学习,真的就能“混口饭吃”吗?

 

01

我举个例子。

唱戏这个行业,虽然现在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是在晚清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头百姓,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听戏,就像现代人基本上都喜欢听流行音乐一样。

“庚子之变”之后的那段时间来说,清政府战败,需要支付高额的赔偿,所以国库里面根本没什么闲钱。

但是,即便国库空虚,被慈禧太后召进宫里唱戏的演员们,依然能够获得十分丰厚的奖赏,而且和之前相比,赏赐甚至成倍的增加了。

一流名角获得的高额赏赐,让人们对京剧表演行业的经济前景,产生了强烈的预期。

所以在当时,一般穷人家吃不起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戏班里面去学戏,即便孩子成不了顶尖名角,也不能去王公贵族家里唱堂会,但至少能在街头茶馆唱戏,混口饭吃。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电影、京剧唱片之类的新的传播方式出现了,这也让唱戏这个行业的市场越来越大,大家基本上都看得起戏了。

按理说,这看戏的人越多,戏班子赚的钱也就越多,钱赚的多了,演员们的生活也该稳定了。

但这个时候,却有越来越多的戏班子赚不到钱了,到了民国,有些戏班子甚至得向社会募捐才能维持生计。

为什么是这样呢?

因为,从前只有达官贵人,才有机会看到梅兰芳、杨小楼之类的名家表演,但是,有了唱片和电影之后,他们在市场上越来越透明,作品流传也就越来越广,哪怕是千里之外的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听到、看到他们的演出。

所以,大家有机会看一流名角的表演,当然就不爱看底层的普通演员表演,这时候,底层的戏班子难以生存,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底层规律。李嘉图定律中就提到——在任何行业当中,都存在势差。

每个行业、每个细分领域的金字塔塔尖,一定是由极少数稀缺人才占领的。

处于势差头部的人,数量少,但他们占有了行业内绝大部分的红利;而处于势差中底部的人,数量庞大,却只能分剩下的一小部分财富。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越透明,越对称,流动性越好,势差就会越大,这就导致势差中底部的人,更加难以生存。 

就像新媒介出现后的京剧行业,顶级名角的知名度、流传度越来越广,他们分走的财富就越来越多,而底层的演员,就连糊口都更难了。

 

02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问题——热门行业的确好,但是对孩子来说,真的就一定是个好选择吗?

还拿前面提到的编程行业来说,编程行业头部的从业人员,的确也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更大比例的从业者,做的是基础的代码填充工作,而这些人,获得的只是很少的基本工资。

在未来,顶级的程序员,就像是顶级的京剧演员一样,会越来越有优势。

而代码填充这种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信息的透明化,很容易就会被机器所代替。

如果孩子不适合这个行业,那么,“混口饭吃”这个目的,恐怕就难以达成了。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孩子的优势智能的确在热门行业上,那么当然要支持孩子,因为孩子有可能挤进热门行业当中的势差头部,成为垄断性人才。

但如果孩子的优势智能不在热门行业上,那么,就不要盲目跟风。

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只会越来越透明、流动性也只会越来越好,而势差中底部的从业者,面临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甚至会被淘汰。

 

03

信息的透明度,会影响行业间的势差,同样的,在学习上,信息的透明度也会影响孩子在竞争优势上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在孩子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用效率高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竞争优势就相对更大;用效率低的学习方式来学习,竞争优势就相对较小。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当中,每个孩子的学习效果都是不透明的。

我们只能通过让孩子不断的做题,去检验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或者是寻求名师帮助解决,让名师通过经验来判断孩子的学习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善于总结归纳、很快能够找到自己薄弱知识点的孩子,就比用书山题海来学习的孩子,更具有竞争优势。

而现在,技术的发展,让孩子完全变成了一个“透明人“。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学习数据,把学习过程透明化了,这样就能够清楚的看到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根据问题,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法。

这个时候,科技带来了效率,这种只学不会的,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和之前书山题海式的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差异,也会被进一步放大。

就拿我之前提到过的,我们在山东的一所OK基地学校来说,在新技术出现之前,他们学校在全市范围内的竞争优势是非常弱的,每年能考上本科的学生,不过零星几个。

然而新技术出现以后,教育信息透明化了,他们学校采取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一下子就提高了他们学校的竞争优势。 

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学校的升学率就由不到1%提升到40%。这就极大的提升了他们学校的竞争优势。

所以,针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必把重点放在“热门”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的信息透明度还会逐步提高,要关注孩子自身,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智能倾向发展。而在学习方式上,要让孩子学会在这个信息社会,用新的学习方式赢得竞争优势。

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疑问,欢迎你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也许对他能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