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封信:担心孩子被忽视?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将成为主角

贾云海

OK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在上一封来信中,我提到了,新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撑一整套,以“数据导学”为核心的智慧学习,但是对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教育变革来说,仅仅改变学生的个体行为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从管理到教学的系统性变革。

所以,在这次互联网大会上,我们发布的智慧教育城市方案,就是用技术来推动一个区域、一个学校的系统性变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与决策。

 

01

而引发这种变革的技术,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黑科技,其实,它已经在各个场景中应用落地了。

比如,在这次互联网大会的现场,我看到了一个让我非常有感触的细节——那就是,有一家企业发布了一台5G远程骨科机器人。

这台机器人是干什么的呢?

说起来还是挺让人讶异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代替骨科大夫给患者做手术。

虽然只是一台医疗机器人,但是,进一步来看,这台机器人的背后,反映的是技术融入医疗后,给整个医疗系统带来的全面升级。

从前,提到医院,

我们很容易就能联想到“看病难”三个字。 

一般对于患者来说,大家都更喜欢找知名的专家来看病。就拿骨折来说,由于很多地方医疗水平有限,很难给出精准的诊断,所以患者就会千里迢迢去大城市排长队挂号、等待医生看诊、抽血化验、缴费拿药……花费大量的时间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治疗。

 

也就是说,在从前的医疗系统里,患者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必须要围着医生跑。

但是,当医疗和新技术结合起来以后,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技术的支撑下,所有的医疗信息和资源会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在这个网络中,患者只要填写自己的病情症状和预约申请,就有工作人员,结合以前的病例,帮助患者匹配最适合的医疗资源。

这样一来,系统就能保证在获取最优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02

同样的道理,我之前经常会和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所学校的孩子,

他需要的是最优质的师资和内容吗?

一个学校的发展,

他需要的是一线城市最优秀的老师吗? 

当然不是,我认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流转,最重要的是给每一个区域的孩子匹配适合他的内容与适合他的老师。 

过去,学生不得不围着老师转;

而在未来,让学生成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将不再是难事。

首先,在智慧教育模式中,老师的教研、教学,会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我相信,作为孩子的家长,最担心的,就是怕老师关注不到自己的孩子。毕竟,一个老师可能对应的是好几个班的上百个学生,加上老师备课、批改作业的时间,即便老师想要关心到每一个学生,但实在是有心无力。 

但是,当新技术融入到教育里面,老师每时每刻,都能够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备课时,备的是学生不会的;老师讲课时,讲的是孩子不会的;当孩子遇到了学习问题的时候,不用孩子主动去问,老师也能主动帮孩子解决问题;甚至连孩子的家庭作业,也是老师根据孩子的课堂学习情况,专门给孩子分配的个性化家庭作业,因材施教才得以真正实现。 

不仅是老师的教学,有了技术的支撑后,校长的管理也将更好的以学生为中心。

以前,校长想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教学情况,主要依靠听公开课、看各阶段测验的成绩,但是在我从教的经历中,我知道,想要通过这些方式,去深入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老师的教学效果,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但进入智慧教育,这样的问题其实就很好地被解决了。校长能够根据后台数据,全面了解所有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能了解全校任课教师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水平,并且综合这些信息,做出最适合的匹配。

比如,当数据反馈出孩子需要锻炼英语口语,那校长就可以给孩子匹配学校里最优秀的老师,而不仅仅是依赖于本班英语老师。 

而从一个区域的教育管理者角度来看,作为一个城市教育资源的调配者,同样可以根据数据的实时反馈合理布局教学与师资的分布,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实现一个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你看,从课堂教学到学校管理,智慧教育城市中,我们不再依赖于名师带来的光环,技术的支持下,以孩子为中心的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学与内容。

 

03

其实,在今天,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智慧教育模式,这次互联网大会上,很多基地学校的校长也来到了展会的现场,跟我们分享了发生在学校的一些变化。

其中,陕西省靖边四中刘校长分享的内容,就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学校是一所西北偏远地区的基层学校,在他们学校,30%是留守儿童,50%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他们不仅学生的入学水平比较低,教师队伍建设也一直是学校的一大难题,最早的时候,全校甚至只有语、数、外三门学科的老师。孩子们能够享受的学习资源有限,得到的关注也非常有限。 

而现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学校基于智慧课堂构建了“数字化自主课堂模式”,就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全新的改变。 

就拿刘校长提到的他们学校的一个留守儿童来说,孩子非常懂事,也特别想学好,但是孩子性格内向,所以孩子遇到学习问题,常常是不好意思问老师、也很难和家长随时沟通,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实时的解决。 

在智慧教育模式下,孩子的问题被清晰的呈现在数据后台,孩子有了问题,就算不主动来问,老师也能关注到她。

再加上人工智能的学习机推送给孩子的,都是最适合她的知识点和练习题,所以孩子逐渐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就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人也更加自信了。

目前啊,靖边四中已经有1200个孩子、80个老师全部融入了智慧课堂,学校也成为了榆林市首批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吸引了很多其他城市的校长前来学习交流。

智慧教育下,不论老师教学方式的升级,还是学校管理方式的升级,包括整个教育系统资源分配方式的升级,都将给孩子的学习带来更加积极的改变。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了。在这个科技快速变化的时代,互联网大会让我有了许多关于教育新的思考,我也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启发。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