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封信丨如何实现真正的教育均衡?从俞敏洪收到的一份礼物说

贾云海

OK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10月21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结束,这也是OK第三次受邀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 

2017年,我们第一次把智慧课堂搬上了互联网大会的舞台;2018年,在智慧课堂的基础上,我们实景展示了技术支持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慧学习模式;到今年,我们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上,向社会发布了一整套智慧教育城市的解决方案。 

在每一次的互联网大会上,OK都展示出了真实可落地的智慧教育成果。 

而今年,OK发布的智慧教育城市方案,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事。这历史性的一大步,是由OK走过的每一小步积累而成的。

 

01

回想2009年的时候,我们仅仅还只是新东方优能中学的一个UMS教学管理系统,到后来我们研发了学习专属的智能终端,并在千所公办学校实现了OK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再到今天,我们正式发布了基于一个城市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10年的时间,OK从幕后走到台前,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这个时代,技术带来的教育红利。 

在这个过程当中,俞敏洪老师也一直是OK智慧教育成长的见证者和支持者。 

在互联网大会现场,他与所有嘉宾分享了新东方孵化OK智慧教育作为独立品牌的初心。

最初,我们进行这样的品牌布局,原因就在于认准了技术一定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

而经过十年的发展,在今天,这样的教育理想已经在很多我们OK的基地校成为了现实,利川思源实验学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这次互联网大会上,利川思源学校的李瑶瑶老师,给俞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个礼物,是孩子们亲手做的一本厚厚的画册,每一张照片都是孩子们使用学习机时,认真思索的样子和解决难题后的笑脸。这份小小的礼物很简单,却是远在利川的孩子们,对俞老师的一份心意,对OK的一种认可。

(俞敏洪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接受赠礼)

 

02

利川思源这所学校,在智慧课堂项目落地前,我去过很多次,在和老师的沟通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都会在网上搜一些测试题和视频内容,让孩子作为课余的补充。

这样的场景对我来说非常熟悉,因为20多年前,在我刚走出校门开始教书的时候,经常会做同样的事情。

(我与学生的合影)

 

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各科的老师,经常会搜罗一些全国各地优秀的教辅资料,来给孩子们练习,生怕孩子们对知识掌握得不熟练,巩固得不牢固。

后来我慢慢地发现,这么多题孩子根本就做不完。而且这里面有一些题是孩子们已经会了的,但还得一遍遍反复去练,而那些不会的题,反而没有精力去深入地思考。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开始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内容,在原有的题海中,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优选出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题目交给孩子。

但在20年前,要把这些题打印出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我印象很深刻,当时我们用的是一个特别原始的工具,叫手推油印机,现在的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设备。 

用油印机印刷试卷,过程非常的繁琐。先得刻题,刻题这件事特别讲究力道,刻重了,容易把蜡纸划破,刻轻了,又印不出字来。

终于可以开印了,蜡纸还容易起皱,所以每一次都要非常小心。当时印一个班的试卷,常常要滚动几百次,完全是手工作业。

所以,每天日常的工作结束后,我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会放在为孩子们筛题、选题、印题这项巨大的工程上来。 

后来,学校有了数码扫描的复印机,简直方便太多了。每次我都会买两本资料,一本用来挑题,另一本我要非常小心地用剪刀把题目减下来,粘到白纸上,然后再一份一份地复印出来,下发给大家。

虽然在给孩子们选题、印题上,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依然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真正的学习需求,给他们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其实很多像我一样的老师,也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

互联网时代,老师们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学习资源,然后一键下发给孩子们。

对于老师们来说,越来越轻松了,但是,孩子们需要的真的是这些资源吗?

 

03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想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答案。 

在今天,OK智慧课堂已经落地了千所公办学校,数十万的老师和学生正受益于智慧教育模式带来的变革。

就拿我前面提到的利川思源实验中学来说,在2017年,全校51个班级部署了智慧课堂,在智慧教育模式下,三千多个学生能享受到更适合自己的、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教与学的改变,直观的体现在了孩子成绩的进步上,近两年,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就创下了历史新高,重点高中的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了其他26所同类中学。

利川思源作为智慧教育城市最早落地实施的示范学校,智慧课堂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局限于一个课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教”和“学”的关系,让老师从课堂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 

而基于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常态化应用数据,一个区域的教育资源分配,也一定会因为智慧教育城市的落地,实现更加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未来,在智慧教育城市中,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像利川思源的孩子一样,享受到更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智能时代的教育均衡。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技改变学习,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