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封信:除了网课,非常假期,孩子的大脑应该被这件事承包

贾云海

以下为来信正文

 

OK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居家隔离,工作学习之余,疫情的发展动向,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事。

 

同样地,孩子们除了学习之外,也应该进入到“疫情”的这个“大课堂”中来。

 

而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都可以成为家长们的一手“教学材料”。

 

那么,让孩子上好这门课,正确认识疫情,家长们能做什么?

 

 

如何让孩子鉴别假新闻?

 

面对疫情,做好预防很重要,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少聚集”,这些操作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但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被病毒影响,却被“有毒”的信息影响了生活。

 

比如说前阵子,很多人误信双黄连口服液能预防新冠肺炎,特意出门去排队抢购。

 

下面是关于新冠病毒的十大谣言,大家可以看下,自己是不是中过招。

 

https://mp.weixin.qq.com/s/SV5PrCt0EKF1AhF7CvklD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那么,要预防这些谣言,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科学甄别各类信息。

 

怎么去辨别信息可不可靠呢?这三个实用步骤,分享给家长们。

 

1. 信息是从哪里来的?

对于重要的信息,要让孩子学会查找信息源头,可以从信息上的链接向上追溯,或者在搜索引擎里搜关键字查找。

 

2. 信息来源靠谱吗?

找到信息源,要对这个机构、网站做评估,一般来说,来自权威机构、专业个人的信息,比较靠谱。

比如说,要获取疫情信息,可以参考这些权威机构:国家及各地卫健委的官网、微博(健康中国),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官方辟谣媒体(全民较真)等。

 

3. 信息有没有可能被更改?

有时候,消息来源很可靠,但要确定信息是否被“断章取义”,或被隐瞒了部分真相。

 

比如说,上个月网上爆出的“美国爆发40年来最致命流感,已有6600人死亡”的信息,很多官方媒体也发布过。

消息来源也的确是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但官网原话是估算,并且把流感间接导致死亡的数据也算在内,而且数据统计时间段长达一年,和往年对比,也没有多严重。

 

 

如何让孩子正确认识疫情?

 

通过辨别谣言假象,孩子学会提出质疑,通过了解科学真相,孩子学会认识未知。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孩子一起了解疫情,向孩子传达科学的认知。

 

1.阅读专业的疫情资讯

来自权威渠道的专业讯息,是科学认识疫情的重要一步。

 

当前,关于疫情最新资讯,各个权威媒体,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疫情信息渠道。头条、微博都有专门的资讯版块实时汇总更新。特别提到,在丁香园微信公众号,与人民日报联合,推出一个专门的辟谣版块,大家可以实时关注。

 

2.观看科普教学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SV5PrCt0EKF1AhF7CvklD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回形针PaperClip《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10分钟的内容,解释了新冠肺炎是如何发生、传播和感染的。

 

B站《李永乐老师》科普视频:清华学霸科普网红李永乐老师,用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科普新冠肺炎,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3.观看科学纪录片

通过一些科学、理性的纪录片,获得对此次疫情的深度认知。   

 

《紧急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制作推出的首部新冠病毒纪录片,科普病毒的同时,探讨了敬畏生命、信息透明与自我反思的重要性。

 

《工作细胞》:一部能进大学医学院课堂的科普动画片,全剧将细胞拟人化,科普了细胞的日常。

 

 

《致命流感》:BBC的这部纪录片,用大数据和手机模拟流感蔓延,为流行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数据。

 

《埃博拉之役》:将镜头对准疫情过后的痊愈者,探讨灾后人际信任和心理建设的不易。

 

 

如何让孩子上好疫情这门课?

 

要让孩子上好疫情这门课,从中有所收获,还有一个关键的步骤,那就是,家长要引导孩子,把从疫情中学到的知识,进行主动的输出。

 

这里为家长们提供三种简单的输出方式:

1.说出来:家长要深入地和孩子探讨具体内容,让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收获;

 

2.写下来:在日常的学习中,离不开记笔记、做练习,同样的,孩子学到的关于疫情的知识也可以记录下来,方便以后的运用;

 

3.用起来:引导孩子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别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自己输出的内容再加工,进一步理解。

 

下面是一个用OK学习机的孩子,在抖音上发的视频,她每期视频的开头,都会结合当前的新冠疫情,把自己学到的疫情知识,通过绘画等形式再创作,并讲解给大家。

 

https://mp.weixin.qq.com/s/SV5PrCt0EKF1AhF7CvklD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这位小朋友通过搜集资料、准备脚本、绘画创作、录制分享,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输出,从这场疫情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尊重生命、认识科学这些我们正共同面对的课题。

 

所以,要真正学有所获,就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的自主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今日寄语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家长们的内容。

我们可能无从感受,处于疫情中心的人们正经历着什么,但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孩子们更是小小的亲历者。

 

最近,一张最萌鞠躬礼的照片感动了无数人,这名2岁小男孩治愈出院,向护士鞠躬致谢,护士立刻回礼。照片背后,是无以言表的感恩,是医护之间的信任、关爱,也是这个小男孩在疫情中,体会到的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晴朗。

 

在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中,我们因爱而凝聚,因教育而传承。特殊的日子总会过去,希望每一个孩子,上好这一课,从当下积累经验,在困境中提升能力,在今后与这个变化的世界相处时,始终知道自己该去向何方,该如何生长。

 

202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