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封信:疫情下的众生相:原地踏步?或是逆风前行!

贾云海
OK的家长们:
你们好!我是贾云海!
 
2020开年,“疫情”这个黑天鹅突降,紧接着,学校停学,企业停工,对每个人影响颇大。
“何时开学”成了家长和孩子关心的头等大事。
 
 
在各省开学时间最新汇总中,大部分省市的开学时间,仍在延后。
 
最近,微博上也有一个相关的热门话题,#开学延迟的心理变化#
第一次、第二次听到假期延长,孩子们是笑出了声。到了第三次,就略显慌张了。
等到第四次假期延长,孩子们的心态直接爆炸,焦虑得直呼:“妈妈,我考不上大学了!怎么办呀?!”。
 
开学一延再延,孩子们也坐不住了,怎么办?
面对疫情对学习的冲击,要想从不确定性中获益,就要开启“反脆弱”模式。
那么,孩子们反脆弱的力量在哪里呢?
 
 
——1——
有人沉迷安逸,有人脱离舒适
 
疫情之下,在家上网课,解决了孩子无法返校、耽误学习进度的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孩子们各不相同的学习画风。
 
有的孩子,早上不起,晚上不睡,成了网课学困生,被窝里打卡,提问就闭麦,一边看直播,一边打游戏,作业各种糊弄,学习混乱无序。

不过,也有的孩子,保持着学校的作息习惯,早起打卡,准时上课,按时做作业,甚至爬屋顶蹭网上课,在医院里还坚持备考。

 

https://mp.weixin.qq.com/s/sCB9mVq83oXdoHdrd-hZG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新京报视频:武汉方舱医院中,一名15岁的女孩备战中考

 

我们看,在家学习,其实就是孩子与舒适区做斗争的一个过程。
而在疫情期这个重要的拐点下,孩子们对舒适区不同的态度,必然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还没开学,孩子沉迷舒适区的“后遗症”已经出现了。我们同事分享了一条来自家长群的消息,有一名家长提到,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月考成绩全军覆没。
 
疫情迟早会结束,到开学后,就会出现更明显的两极分化。陷入舒适区的孩子,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遥遥落后了;而跳出舒适区的孩子,保持着长足的进步,甚至会弯道超车。
 
所以,要想获得反脆弱的力量,就要走出舒适区,正面迎接波动和震荡。
越是这种特殊时期、特殊环境,越是孩子取得进步的最佳时期,当然,前提是孩子走出了舒适区。
 
 
——2——
如何走出舒适区
 
那么,怎么让孩子走出舒适区,保证在家的学习状态呢?
首先,学习环境上移除舒适区。
这里给大家四点小建议,营造学习氛围:
 
第一步,固定学习环境:
给孩子设置一个位置固定的学习区域,不要今天在餐桌上、明天在茶几上,同时要远离客厅沙发、卧室床铺这些舒适区,让孩子对环境有掌控力,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第二步,保证环境整洁:
带孩子对学习房间、区域环境做一次扫除,书桌也保持和在校时一样,只摆放学习物品,保持整洁有序。
 
第三步,准备专门设备:
为孩子上网课,准备一个专门的学习设备,净化里面跟学习无关的APP
 
第四步,着装要正式:
生活需要仪式感,同样,学习的仪式感也十分重要。
虽然是在家上网课,尽量也别让孩子穿着睡衣、家居服,最好换上校服,有一个上课的仪式感。
 
 
做完这四步,比起随意的开始上课,孩子从心理上就会有不一样的感知,能更快切换到学习状态,向更好的自己更近一步。
 
其次,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为了防止孩子待在舒适区里浪费时间,家长可以模拟学校作息,和孩子一起确定起床,睡觉、上课、写作业的时间。如果孩子作息规律,可以预留出娱乐时间,劳逸结合。
将时间计划做成表,督促孩子执行遵守,在一定时间内,做好该做的事。
 
在之前的来信中,我也提到过,如何帮孩子安排时间和制定计划,家长们可以参考。(点击查看)
 
最后,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孩子在家上网课,没有学校的监管、课堂上老师的督促,难免会进入自由散漫的状态。
这时候,家长就要配合老师,起到陪伴督促的作用。除了关注孩子学了多长时间,完成了多少学习任务,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问题上,OK的家长们可以查看OK+APP中的学习报告,了解孩子哪些掌握了,哪些还不会这些学习细节,帮孩子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问题。
 
 
——3——
走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
 
除了让孩子跳出环境上的舒适区,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也要防止孩子陷入舒适区。
 
01 | 走出学习内容的舒适区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孩子都有这么一个通病:英语学得好,就经常刷英语题;函数学得溜,就挑着函数题做,几何大题空着。
 
这些孩子习惯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如果碰到了有难度的内容,一看,这个“阶”太高了,自己迈不上去,心里难免会恐慌,怎么办呢?
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这儿没有这么多的阶点,都是迈得过去的坎,学起来最得心应手。

 

https://mp.weixin.qq.com/s/sCB9mVq83oXdoHdrd-hZG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尤其在这个特殊时期,面对大量免费的学习资源,再加上没有老师的反馈,孩子甚至有可能停留在舒适区,重复学习会了的内容,而不自知。
 

https://mp.weixin.qq.com/s/sCB9mVq83oXdoHdrd-hZG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面临的,就不只是“原地踏步”的问题,而是“不进则退”。如果不挪出舒适区,孩子可能会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02 | 走进学习区:85%+15%的最优配比
在过去的一年,为了解决以上“重复学、学不会、不想学”这些学习问题,我们在“智慧学习”理念中,提出了“学习区”。
 
 
孩子在学习中,遇到迈不过去的阶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这时候,在给孩子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熟悉并且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来设置学习内容,这个范围我们把它叫做“学习区”。
 
在实际学习中,有经验的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时,往往会设置85%的内容,是孩子熟悉的,再融合15%的,孩子不会的内容。这在教学中,是一种教学设计。
 
这样,熟悉的内容,就成了孩子跨阶的一个梯子,有了这85%的铺垫,孩子很容易就能接受和理解这15%的新鲜内容,从而顺利跨阶。
 
基于学习区学习,孩子走出了舒适区,同时踮踮脚就能够到,一步一步体验到学习中的乐趣,学起来循序渐进,有挑战感、成就感。
 
03 | 如何找到学习区
传统的学习中,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即便是老师,也很难给每个孩子,一对一地安排学习区里的内容。
 
对家长们来说,给孩子布置学习区的内容,更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
不过好在,随着数据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能够被更加具像化的显示出来,找到学习区也就简单多了。
 
那么,家长们可以怎么做呢?
第一, 使用专业工具,借助技术力量。
今天,家长们要习惯借助智能化的工具。学习机会生成孩子的学情画像,清楚展现孩子当前学习水平,也能为孩子智能匹配学习区的学习内容。
 
 
随着学习动态发展,当孩子熟练掌握了学习区中,这15%的陌生内容,智能推荐的学习内容也在变化。
 
第二,联系规划师,寻求专业帮助。
当智能技术,清晰地展现出孩子的学习区后,别人也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了。
 
规划师可以结合孩子当前的学习水平,匹配学习资源;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区,合理安排讲课内容,在孩子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行辅导。
所以,家长也可以去寻求更多的专业帮助。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更好地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学习,层层递进,增益水平,同时也就具备了反脆弱的力量。
 
 
——今日寄语——
 
最近,新世相和人民日报、快手共同推出了一则短片《凌晨四点的武汉》。

 

https://mp.weixin.qq.com/s/sCB9mVq83oXdoHdrd-hZGw

(进入链接,在原文中观看视频)

 

视频一出,就传遍了全网,我们看到一线医护、交警、保安、志愿者司机……这些平凡的人们,默默守护着城市。正是因为他们的逆行,在疫情面前,我们才跑出了中国速度,有了强大的反脆弱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确定的永远是环境,确定的永远是自己的能力。

希望大家不仅要走出舒适区,更要保持在学习区学习,拥有反脆弱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得以生存、发展,越来越好的基础。

而在凌晨四点的武汉,黎明已近在眼前。